“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与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吹响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冲锋号。这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着眼世界科技进步产业变革前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性部署,凸显了百年大党治国理政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顺应规律、尊重时势、把握主动的发展自觉。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遵循着理论之道
以发展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发展新质生产力”命题的提出和不断完善始终遵循着社会发展的根本法则。习近平总书记是针对新时代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所面临的产业调整、经济转型等现实问题,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创造性指明东北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先进生产力重塑生产关系;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全国经济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九项重点工作之首,明确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命题,强调了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跃升的核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于“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对“新质生产力”作了系统阐释,全面呈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社会命题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本质、特征表现、关键核心、形成发展等要义,是充分发挥其对高质量发展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的迫切要求。同时社会矛盾运动基本规律也揭示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等。
生产力是在构成要素的更新和互动下不断发展进步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运动规律的基本观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质的跃升。马克思指出了生产力的构成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即除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大基本要素外,还包括科学技术、组织协作、自然条件等。生产力由“旧质”向“新质”的跃升,依循着两条基本路径,其一是各要素的进步更新,一般表现为劳动者素质水平提升,劳动资料改进创新,劳动对象领域拓展等多种要素共同驱动。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学技术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全过程各领域,在生产力要素中日益占据引领地位发挥驱动作用。新质生产力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核心,实现了生产力发展驱动的彻底转型。其二是各要素的优化互动,生产力各要素不是以平面序列方式分布于抽象概念中,而是以有机融合的方式共生于现实产业中,各要素的配置组合变化也会引起生产力水平的变迁。当前,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和能源资源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发展乏力,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以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实现了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完善,产业结构重塑升级必然源源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应了时代之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破解全球发展困局提供新创见。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之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疫情叠加,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传统依靠资源驱动、人口红利和全球化推动经济发展成效日趋弱化,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面临着发展困局。新质生产力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引领产业变革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为全球发展困境的破解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首先,推动科技创新,破解技术瓶颈。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通过不断推动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破解全球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和挑战。其次,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通过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再次,引领产业变革,推动经济转型。新质生产力通过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领全球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方向,这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全球经济的共赢发展,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国际竞争新优势和国家安全新保障。关于国际竞争:回顾历史,英国因为抓住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的蒸汽机技术实现了工业领先,美国因为率先建立起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起来的电力、计算机产业长期领跑世界。聚焦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实现进步跃升,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和新优势。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力方式,更代表着一种战略性的发展方向。拥有新质生产力的国家,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占据更高地位,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因此,大国竞争中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谁能够掌握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球产业的发展方向。关于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至少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要求。首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经济实力、经济韧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国家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降低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赖,提升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的地位,从而全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其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能够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效防范外部科技威胁和制裁,同时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等,从而全面保障国家科技安全。再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能够提升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水平和防范能力,推动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及促进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等。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了实践之机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以先进的生产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在党带领我们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将发展生产力置于关键地位,注重推动经济社会协调进步,产生了生产力发展的比较优势。据统计,1820—1870年,在科技进步及工业化的赋能下,美国经济年均增速为4.2%。到1950年,美国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7%。而在1979—2018年间,随着科技创新的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GDP年均增速为9.4%。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提高到17%。这期间,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10—2020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速下降为1.78%,而中国则保持7.28%的年均增速。彼时,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是美国经济发展增速的4.1倍。对照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环节、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绿色低碳水平不高、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驱动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等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动能,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
我国发展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课题。新质生产力不是抽象的臆造,它萌发于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力的接续探索,依循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按照这一原则,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而质变又会开启新的量变。我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就提出了推动生产力质的跃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这些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中,“创新”被摆在第一位,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攻关期,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之中。
(此文刊发在《宝鸡日报》(2024年3月28日),作者系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宝鸡基地)研究员、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丽。)